表面处理技术-氟塑料换热技术-镀铬技术-电镀设计-铬酸再生-硬质阳极氧化
    『镀铬技术氟塑料换热技术

本图片展示氟塑料换热技术、电镀陶瓷、硬质氧化、铬酸再生、镀铬技术服务等

联系方式



镀铬添加剂及其作用原理新探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专业知识 > 镀铬技术
镀铬添加剂及其作用原理新探

吴双成 甘肃皋兰胜利机械厂


1 镀铬溶液及添加剂的发展概述
    人类对于镀铬的研究已有150余年,镀铬生产也有80余年历史,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文献不计其数,已难以做到全部检索并一一例举出来。这里就能提高电流效率和深镀能力的添加剂的专利做一概况性介绍,不涉及铬基合金与铬基复合镀层。
  专利国别代号:VS—美国 DE—德国 RV—俄罗斯SU—苏联 EP—欧洲 WO—世界产权组织 JP—日本
2 镀铬添加剂的分类
    标准镀铬溶液的电流效率只有13%左右,87%的电能都在用于氢气的析出和Cr3+的生成。为了提高镀铬效率,人们提出过许多无机的,有机的化合物来做为镀铬添加剂,将其按分子结果分类,大致如下:
(1) 无机含氧酸及其盐类。
(2) 卤化物
(3) 硫酸及磺酸类。H2S04;甲醛磺酸,乙基磺酸,丙基磺酸,甲烷二磺酸,乙烷二磺酸,氨基烷基磺酸,二级磺酸,磺基乙酸,羟丙基磺酸,苯磺酸。
(4) 羟酸及取代羟酸类。
  一元羟酸:甲酸,乙酸,丙酸,丁酸。苯甲酸。
  二元羟酸;乙二酸,丙二酸,丁二酸。
  卤代羟酸:一氯乙酸,二氯乙酸,三氯乙酸,2,2二氯丁二酸;2,3一二氯丁二酸;一氟乙酸,二氟乙酸,三氟乙酸;一溴乙酸,二溴乙酸,三溴乙酸;
  氨基酸:氨基乙酸,氨基丙酸,烷基氨基酸。
  羟基羧酸:柠檬酸,酒石酸,丹宁酸
  能在镀铬溶液中氧化活水解为羧酸的物质,甲醛,乙二醛,甲酰胺,二烷基乙酰胺
(5) 砒啶衍生物类。砒啶,2-氨基砒啶,3-氨基砒啶,3-氨基砒啶,异烟酸(4-砒啶甲酸),皮考啉酸(2-砒啶甲酸)。
(6) 稀土化合物
    将只含H2SO4为添加剂的标准镀铬溶液称为第1代镀铬,将含有氟的复合镀铬及使用MgO和H3BO3的快速镀铬成为第2代镀铬,将不含氟化物无腐的高效镀铬工艺称为第3代镀铬工艺。
    近年研究的镀铬添加剂大多是由数种添加剂复配而成,1985没过安美特公司NeWby博士发明的  HEEF-25,由磺基乙酸,碘酸盐,吡啶衍生物复配而成,无防腐。1996年山西大学黄逢春教授制的ch添加剂,南京晶晶公司张升达等人研究的ST-927添加剂,台湾瑞琪公司的CR添加剂,都达到无腐竹要求,还提高了电流效率,属第3代镀铬添加剂。

3 电镀铬的机理
    镀铬的阴极过程相当复杂,1949年F.ogbum奥格本和A.Brenner布伦纳等人用放射性同位素Cr进行研究,证实了铬酸盐溶液中电沉积是由六价铬直接还原为金属铬的。但是,六价铬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还原的?是如何向阴极表面传输的?为什么CrO3/H2SO4偏离100/1,镀液的电流效率和沉积速度都会下降?等等问题至今都是提出满意的电沉积理论。对于镀铬及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,添加剂在镀液中以何种方式分解或参与阴极反应也都不了解。
    镀铬溶液中的六价铬以CrO42-、Cr2O72-、Cr3O102-、Cr4O132-等阴离子形式存在在时,阴极对它们有很强的排斥作用,使它们很难接近荷负电的阴极表面而发生电还原反应。因此,可能存在一个化学转化步骤,认为Cr能与H2SO4反应生成的配合物,实现了Cr往电极表面的传输。1979年,美国科学家 J.P.Hoare提出三铬酸分子借助氢键封闭一端、裸露另一端的“屏蔽学说”。但是,氢键能很小,容易断裂,依靠氢键形成的配合物是不稳定的。
    以上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H2SO4与Cr生成了某种配合物,起配合剂的作用。1998年本人也曾探讨镀铬机理,认为H2SO4和H2CrO4发生了反应,生成四元环结构的硫酸铬酰。
    硫元素比铬元素的电负性大,硫酸铬酰是个极性分子,铬酰基带正电荷,硫酸根带负电荷, 与CrO42-、Cr2O72-相比,阴极对硫酸铬酰分子的排斥作用减弱了。使得六价铬容易接近阴极表面,实现往电极表面的传输。在阴极表面上,铬酰基的一端指向阴极表面,硫酸根的一端指向溶液。H2SO4的作用就是改变六价铬的存在状态,使不易电还原的CrO42-、Cr2O72-转变为易于电还原的硫酸铬酰。如果镀铬液中不存在H2SO4,就不会有硫酸铬酰的生成,难以电沉积出铬来,此时,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H,阴极只能将H还原为H2气析出。
    当然,H2Cr2O7 、H2Cr2O10都可与H2SO4反应,分别生成硫酸铬酸铬酰,硫酸二铬酸铬酰,它们分别是六元环,八元环,环的张力比四元环小,更为稳定。但是,四元环的硫酸铬酰分子体积小,能更快地迁移到阴极表面,所以优先电还原的物质应是硫酸铬酰。
    配合物电镀中,直接在阴极放电的总是配位数较低的配离子,中性分子,甚至是阳离子。原因是配位数较高的配离子更强烈地受到双电层电荷的排斥作用,这会导致配合位数较低的配离子成为主要的反应梨子。硫酸铬酰是活化配合物,属于低配位数配合物。而六元环的硫酸铬酰和八元环的硫酸二铬酸铬酰,属于高配位数配合物,Cr2O72- 、Cr3O102-是溶液中主要存在形成离子。
    曹锡章认为,溶液中总是存在约1%的铬氧基CrO2,1mol H2Cr2O4与1mol H2SO4反应才能产生1mol CrO2,因此,镀铬溶液总是需要约1%的H2SO4催化剂。

4 镀铬添加剂作用原理
    镀铬添加剂种类繁多,按其功能分类如下:
4.1 替代部分H2SO4的添加剂—有机磺酸
    有机磺酸分子结构R—SO3H,与H2SO4相似,碳原子数少于3的甲基磺酸,乙基磺酸都是优良的镀铬催化剂,烷基磺酸用量为1g/L-5g/l,占CrO3含量的1%—2%。
    H2SO4,有机磺酸,有机磺酸铬酰分子结构比较
    有机磺酸与H2CrO4反应后,生成与硫酸铬酰类似的阳性分子,生成物是有机磺酸铬酰。在有机磺酸铬酰分子中,甲基,乙基,丙基的等饱和烃基都是斥电子基因,使Cr-O-S间电子云密度提高,键加强了。键不容易断裂,整个有机磺酸铬酰分子变得不易水解,提高了稳定性,因而提高了镀铬时的电流效率。
    氨基磺酸,磺基乙酸虽然也含有磺酸基因,但是,氨基,乙酸基否是吸电子基因,能使Cr-O-S间电子云密度降低,键被消弱了,会降低有机磺酸铬酰的稳定性,因而它们是较差的催化剂,其使用量也比较大,NH3SO3H/CrO3要大于1/10,磺基乙酸/ CrO3要大于1/3以上。才能提高催化能力,至于羟乙基磺酸,羟丙基磺酸,笨磺酸,丙烷基磺酸都含有吸电子基因(吸电子基因为羟基,苯,丙基),同样会降低有机磺酸铬酰的稳定性,所以也是较差的催化剂。
    硒酸H2SeO4与H2SO4性质相似,催化能力相近,都可得到光亮的Cr-Se合金,但镀层内应力大适用于微裂纹铬。
4.2 替代F的添加剂—卤化物及卤酸盐
    HF,H2SiF6,HBF4,H3AlF6,H2TiF6等是第3代复合镀铬添加剂,优点手机电流效率较高,覆盖能力较好,缺点是单独使用镀层粗糙发暗黑,对阳极对镀件都有腐竹,镀液容易积累杂志金属离子而使性能恶化,所以人们致力于寻找替代F的添加剂。
    卤化元素化合物是首先考虑的,可提高镀铬效率,其中Cl镀液的电流效率最高。但是,卤素离子对阳离子对镀件均有较强的腐竹性,容易被阳极氧化为卤气挥发掉,消耗快,单独做催化剂时,得到的铬镀层呈浅灰色,内应力大有脆性,不能全部取代H2SeO4,需要与H2SeO4联合使用。
    HF、HCl同样能与H2SeO4反应,生成氟化铬酰,氯化铬酰。卤原子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,同时,其电子与铬氧双键能发生P功效应,大于诱导效应,使Cr-F键,Cr-Cl键加强,增强了氟化铬酰,氯化铬酰的稳定性,加上两者分子体积小,容易迁移到阴极表面,所以能提高电流效率。生成了单质 Br2、I2挥发掉,几乎没有催化效果。IO的作用则是活化镀层表面,避免了低电流区不能正常析铬的现象。ClO4被阴极还原为Cl能起到催化作用。
    用H2SiF6,HBF4,H3AlF6,H2TiF6做催化剂时,电流效率要高于HF做催化剂时的电流效率,付诸性小于HF、HCl,。它们究竟是先转化为HF后与H2CrO4反应的,还是直接与H2CrO4反应的?需要进一步研究。
    卤代羧酸是新型的镀铬催化剂,在镀液中会水解出CL,F,具有较高的电流效率,能提高镀液的覆盖能力和分散能力。卤代羧酸水解产物卤离子和羧酸,都能铬镀层发灰(早期的镀黑铬是Siemens用醋酸做催化剂的)外观不好。这也可能是低浓度银白色有些差别的原因。卤代羧酸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缓冲阴极界面PH值。
    从键能看,C-F键比C-Cl键键能大许多,不容易断裂氧化分解,氟碳型化合物是稳定的,氟戴羧酸稳定的多。C-Br键,C-I键键能更小,容易断裂分解,因而溴代,碘代羧酸是不稳定的,不是和做镀铬添加剂。
4.3 替代H3BO3的添加剂—羧酸类
    采用羧酸类及取代羧酸类的添加剂很多,甲醛,乙二醛可被强氧化性镀液氧化为甲酸,乙二酸,卤代羧酸可视为具有环状结构的特殊氨基酸,都可归为羧酸类添加剂。
    饱和一元羧酸属于弱酸,电离常数很小,能够缓冲阴极界面PH值。卤代羧酸,醇酸,酚酸,氨基酸,吡啶羧酸,三元羧酸均含有吸电子基因,能促使一元羧酸的电离,使电离常数增大,缓冲范围向低PH值发展。
    乙酸被氯取代后,由于氯原子较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,使得羧基电子云密度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转移,其结果是O-H间电子密度降低,羧基中氰更容易以质子的形式电离,所以,一氯乙酸比乙酸性强,卤代酸的酸性随卤原子数的增加而加强。三氯乙酸的酸性几乎与无机酸相当。
    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,对酸性的影响也不同,卤原子的电负性顺序,因此,不同的卤代乙酸的酸性以氟代乙酸为最强,一氟乙酸PH=2.66。镀铬溶液中Cr浓度约2mol/l,形成沉淀的PH值在4左右,为防止阴极界面沉淀的生成,要求缓冲的最佳范围大多数羧酸的Pka在2.5-5之间,缓冲范围内为Pka,所以,选用羧酸类做缓冲冲剂是合理的,而H3BO3的Pka=9.24,最佳缓冲范围是8.24-10.24,显然不太合乎要求,硼酸被羧酸类代替是必然的。
    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及组分比有关,总浓度愈大,缓冲容量愈大;总浓度一定大,缓冲组分的浓度比愈接近1:1,缓冲容量愈大;当PH=Pka时,缓冲容量最大。
    在许多缓冲体系中,总有一个ka值在起作用,其缓冲范围一般都比较窄。为使同一缓冲体系能在较广泛的PH值范围内起缓冲作用,可用多元弱酸或弱碱组成缓冲体系。因为其中有多个ka值起作用。例如柠檬酸。第3代镀铬添加剂就是将不同Pka的几种羧酸配合剂搭配的应用的,目的就是在于更广泛的PH值范围内起缓冲作用。
    普通一元,二元羧酸可尽量加大浓度,以缓冲容量最大。用户醋酸做催化剂时,用氨基乙酸做添加剂时,要求氨基乙酸;用卤代羧酸,磺基羧酸,羟基羧酸做添加剂时,用量为n+克/升,上百克/升。
    采用同多算或杂多酸做添加剂时,提高电流效率的作用不明显。可以认为它们不是催化剂,而是缓冲剂。
4.4 代替Cr的添加剂—稀土类
    Cr的存在有利于改善镀铬溶液的分散能力,促进低电流密度区的电沉积。缺少铬层易结瘤,硬度低,电沉积速度慢。稀土元素RE一般呈三价,在镀液中能代替部分Cr,因此,稀土镀铬要求含量低,不含也可以。稀土镀铬机理已经发表不少文章,这里就不累赘阐述了。
    羟基酸包括醇酸和酚酸,用量小还原性强,能产生Cr,也是代替的添加剂。
5 结束语
    电镀添加剂的作用原理涉及多种学科,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问题,尤其是像镀铬这样一个镀种,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,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。
 

上一篇:镀铬针孔及麻点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

下一篇:镀铬添加剂的分类

  • 网站邮箱
  • 手机访问
  • 网站微信
  • 网站导航 客户留言 在线客服 百度搜索